PP电子app目录 2023年第9期 本期专题:6G智能感知
PP电子app目录 2023年第9期 本期专题:6G智能感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无线技术实验室无线高级技术专家,工信部IMT-2030(6G)推进组无线技术工作组通信与感知一体化任务组组长,主要负责面向无线高频通信、感知关键技术和硬件系统的新技术研究和原型验证,曾主持研发出多款业界最高性能的高频通信系统与原型样机以及通信与感知一体化系统与样机,主持和承担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申请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IMT2030(6G)推进组通信感知一体化任务组副组长,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无线移动通信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感知一体化、雷达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分布式阵列信号处理。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重点项目、航天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项目与研究所、企业的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0余项。
在过去的几年中,学术界和产业界针对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和热烈讨论。随着新频段、新带宽、新应用的不断引入,无线通信系统将具有原生的感知能力。无线网络一方面通过电波传播特性探索物理世界,提供全天候的高精度定位与跟踪、环境重构与成像等感知服务。另一方面,利用度感知信号融合辅助提升高速率通信业务。2023年初,随着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被正式纳入ITU 6G愿景,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从产学研研究阶段迈入标准化阶段。在我国,IMT-2030(6G)推进组通感一体化任务组发布了通感,讨论通感一体化潜在关键技术和原型验证,为我国在未来通感一体化标准化领域奠定了技术基础。在标准化中,3GPP TR 32.837文档讨论了多项感知应用场景和用例,为未来通感一体化信道模型、空术等奠定了基础。
最后,随着产学研三方面不断的推进,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将在场景需求、信道模型、空术、网络架构PP电子官网、系统评估、原型验证等方面持续开拓创新,使能数字孪生,服务千行百业,从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能新时代。
梁之昱 杨明磊 刘楠 徐姣姣 曾昭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苏俊 张磊 何斌 许话 信金灿(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公司,中国电信研究院)
《移动通信》杂志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主办,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工业和信息化部精品电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入选期刊、日本JST收录期刊。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44-1301/TN,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6-1010,邮发代号:46-18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